央视网消息:新征程上看中国,来看系列报道《中国式现代化进行时》。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一点同样体现在中国的航天事业中。近年来,中国的航天事业取得一系列重要成就,航天科技已经走在世界的前列。在自身探索与和平利用太空资源的同时,中国积极同世界各国深入开展航天交流合作,推动航天事业更好造福各国人民。
近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发布了2023中国载人航天年中“成绩单”。半年来,中国航天员在轨开展了多项科学实验和试验,这也表明,中国空间站已经正式进入应用与发展阶段,转入常态化运营模式。
总台央视记者 张剑:现在我们进入中国空间站的模拟舱段,两边能看到就是目前在中国空间站所布置的14个实验柜。利用这些实验柜,再加上舱外暴露实验平台、未来将发射的巡天望远镜等装置,能够在太空开展空间天文、空间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微重力基础物理等科学研究,这也让中国空间站具备了十分强大的科研能力,成为真正的国家级太空实验室。
(相关资料图)
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中心副主任设计师 王亦风:我们国家希望提供一个空间的、大型的太空实验室,支持对于各个科学研究领域在空间的科学研究和探索,也是希望能够更进一步地利用这样宝贵的平台,让科学家施展才华。
目前,世界上只有两个空间站在轨运行,其中一个就是中国空间站。作为人类探索太空的前沿阵地,中国空间站不仅欢迎国内的科学家,也欢迎国外的科学家前来广泛参与。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 陈善广:我们即将开始准备选拔国际的航天员,到空间站上去,一起来联合开展科学实验等。当然我们也期望,国家之间、航天员之间的文化交流互相促进,也会更有价值。
中国的表态得到了国际社会的积极响应。联合国外空司表示,中国建成了自己的空间站,是对国际合作的巨大贡献,期待未来与中国取得更多合作成果。
联合国外空司代理司长 尼克拉斯·海德曼:这是对国际合作的巨大贡献,也是中国的一项杰出成就。中国还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其在利用太空技术上的能力。在主要航天国家中,中国是非常重要的合作伙伴,能够为其他国家在未来制定各自太空规划时奠定坚实基础。
而与载人航天相比,中国在遥感卫星方面的国际合作开展得更早,取得的成果也十分丰硕。这几张卫星图拍摄的分别是巴西、印度、南非还有俄罗斯境内的影像,从中能清晰地看到当地的植被分布、地理环境等情况。而拍摄这几张卫星图的,正是中国的高分六号卫星、资源三号02星,以及中国和巴西联合研制的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4星,它们都是金砖国家遥感卫星星座的成员。
为了更好地统筹利用各国的卫星资源、提升观测效率,2015年,中国国家航天局发起了“金砖国家遥感卫星星座合作倡议”,提出在五国间进行卫星数据的交换和共享。这个倡议对各国都有好处,很快得到了积极的响应,但是,随着项目的推进,大家发现,事情并非想象的那样简单,困难开始一个个出现。
金砖国家遥感卫星星座中方协调人 王凤宇:最深刻的就是五国的技术背景,还有能力差异比较大,这可能是所有国际合作项目中开展的最大问题。我们都有自己的标准、自己的方法。怎么能在自己的方法和标准下达到共同认知,这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而且数据质量到底是什么样的,响应的时间是怎么样的,还有交换流程是怎么样的,大家也是你来我往,几个回合,一直在讨论,还是比较激烈。
最终,在长达6年的共同努力下,2021年8月,五国克服了各项难题,签署了关于金砖国家遥感卫星星座合作的协定,明确了“六星五站”的合作方案。2022年4月,中国国家航天局宣布在海南文昌启动金砖国家遥感卫星星座数据与应用中国中心的建设。未来,这个星座将在环境保护、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发挥更大作用。
除金砖国家遥感卫星星座外,近年来,由中国国家航天局主导实施的中法海洋卫星、埃及二号卫星、“老挝一号”通信卫星等也成为航天工程国际合作领域的亮点。通过与中国开展航天合作,越来越多的国家获得了新的发展机会。
国家高分重大专项工程总设计师兼副总指挥 中国国家航天局对地观测与数据中心主任 赵坚:因为卫星系统本身就是个全球化的系统,它具有为全球进行服务的能力。我们要积极地走出去,帮助相关国家和地区能够享受到现代科技的成果,享受到发展的红利。
总台央视记者 张剑:截至目前,中国国家航天局已与50余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150余份政府间航天协议。中国提出的“和平探索、开发和利用外层空间是世界各国都享有的平等权利”的理念广受赞誉。中国在航天领域与各国合作共赢、命运与共,将吸引更多志同道合者一起前行,把人类文明的“足迹”送入更加深邃的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