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大喜。最近我在小红书上开设了账号。
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首先要说明,因为“美”的含义十分广泛,所以这里用“漂亮”这个词来表达我的意思。另外,这里的照片虽然不仅指人像,但是绝不是静物摄影、风光摄影或是太空摄影。
好的人像不只是把人拍得漂亮,这一点我相信大部分人都能够认同。诚然,摄影的努力方向可以是把人从“不漂亮”到拍得“漂亮”,而且必须承认这是最广泛的市场需求。更进一步,市场需要摄影师从拍得“漂亮”到拍得“惊艳、非凡、与众不同的漂亮”,如果我想得没错的话,绝大部分摄影师都在这条路上努力,这是他们的工作、是事业、是饭碗。但是我也可以大胆推测,他们真正想拍的也许不一定是这些“漂亮”的照片。
(相关资料图)
照片的用途有很多,但是照片的意义则屈指而数。我不愿意把这里的照片上升到摄影作品的高度,而且现代摄影作品有些更像美术作品。这里仅仅提出照片的意义之一——它是可被解读的。
这就对一张照片提出了一些要求:
1、它可以是叙事的,且不一定要有人物;
2、它可以是空镜,但需要有人造物。
3、照片中的人物正在对除了被拍摄之外的事情产生情绪反馈;
4、情绪是精神状态的外显,摄影师需要捕捉这种精神状态并通过光影和构图表现出来。
5、照片中的人造物需处于一个非正常的状态或它本身就被塑造为一件带有含义的作品,如雕塑、标志等。
目前我对一张照片的理解就是如此,我绝不是说其他照片没有价值,只是我认为如果一张照片可以被奉为经典的话,都应该符合这些条件。也正因如此,我比较喜欢看电影剧照,这跟电影截图还不完全一样,因为摄影机所拍到画面只有在“每秒24帧”时才更具感染力,我说的其实是片场另外拍摄的照片。影片中角色都带有强烈的情绪和明显的精神状态,这时候拍照片就像在夜晚用网捞发光的鱼。不过这样的照片只能作为电影的陪衬供影迷们收藏,这是比较简单的。这里的简单指的是“捕捉情绪、表现精神状态”的难度,不是如何进入拍摄现场的难度。我举的例子是《罗生门》以及《第七封印》。
其次是给名人拍照片,因为他们深刻的思想往往通过谈吐举止显露出来,亦或其绝世的美貌往往在摄影师的镜头中更为隽永,而且这些照片几乎都可以作为影像资料供以研究,过度解读的也不再少数,所以给他们拍照片也许是事半功倍的。但是约瑟夫·卡什和菲利普·哈尔斯曼等已经超越这个层次,他们所拍摄的肖像说是灵魂的念写也不为过。值得一提的是,在名人还没有完全出名之前,作为身边的好友给他们拍的照片也是弥足珍贵的,至于如何成为名人的好友实在是无法解答。我这里举的例子是鲍勃·迪伦和杰克·凯鲁亚克。Ps:凯鲁亚克的照片恰好是迪伦照片右边那位诗人艾伦·金斯伯格拍摄的。
最难的是在普通人身上发掘并捕捉这种情绪,并利用光影和构图恰如其分地表现出被摄对象的精神状态,并且和摄影师的创作意图完全契合。在我看来这是珍贵的摄影技法,也是我孜孜以求的目标。摄影史上不乏在这个领域心手相应的摄影大师,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是你们一定看过的——卡蒂埃·布列松和马克·吕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