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沈机(000410)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机床行业是充分竞争行业,市场集中度低,行业竞争激烈。公司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导向,以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聚焦机床核心主业,对标一流,深化改革,提质增效,推动产品向中高端为主转变。从宏观环境来看,2022年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持续显现,国际环境动荡不安等严峻复杂的形势,我国有效应对内外部挑战,国民经济顶住压力持续发展,经济复苏领先全球。2022年初全国经济强劲起步,一季度机床工具行业实现了良好开局。3月下旬开始,行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普遍遭受到严重冲击,整个行业经历了严峻的考验。随着经济逐步复苏,提振政策持续发力,机床行业有望重新迎来新一轮投资热潮。行业政策层面,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提到,要推动制造业优化升级,推动高档数控机床等产业发展。2022年9月以来,关于制造业及其设备等投资的支持政策相继颁发,支持政策的发布有望鼓励制造业投资,对企业购置及更新设备产生积极影响。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大基金大体量资金投入制造业,未来也将对制造业企业的融资环境产生重大影响,带动社会资本对制造业的投资热度,从而加快制造业发展和转型升级。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公司主业属于装备制造行业,是国家重要的基础工业和战略性产业。公司主营业务为金属切削机床制造,聚焦智能、高效、自动化方向,已形成卧式车床、立式车床、卧式加工中心、立式加工中心及行业专机、自动线等为主的六大类机床整机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工程机械、通用机械、消费电子等各个领域。其中,摩擦焊专机已完全实现进口替代。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已形成副车架五轴立加、球笼倒立车、扭力梁双面铣等一系列专业化成套成线解决方案,具有显著的市场竞争力。公司的铸造配套企业银丰铸造在国内享有盛誉,能够为国内外机床、风电等行业龙头企业提供高精度、高强度、大尺寸、低应力的高品质铸件。三、核心竞争力分析1.深厚的行业积淀和综合性竞争优势公司深耕机床行业数十年,拥有国内最为完整的业务布局和坚实的业务发展史。公司产品门类齐全,具备提供机械加工成套设备和整体解决方案的能力,能满足客户全方位的设备、工艺和服务需求。公司的机床产品性价比高、稳定性好,拥有良好的市场声誉。严格的产品质量控制和出色的服务体验收获了客户的广泛认可。2.领先的技术和持续创新能力优势经过多年发展,公司积累了深厚的技术基础和文化底蕴,先后承担、完成了多项数控机床领域的重要科研课题与产品研发工作,拥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公司经过多年工艺技术沉淀,构建的机床制造工艺技术体系,涵盖铸造、加工、装配、喷漆、测量以及测试工艺技术等方面,形成了较为全面的工艺技术能力,完全满足数控车、加工中心等产品的生产制造要求。公司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揭榜挂帅”机制,加强技术管理规范化,加大升级换代产品力度,紧跟市场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与新产品研发,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获得客户及业界高度认可。3.严格的生产过程控制和质量控制优势公司始终重视质量管理体系的完善和改进,重视生产过程控制,始终将提升产品质量作为企业管理的最重要一环。公司已取得GB/T19001标准并进一步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与国际国内先进质量标准对标,推广应用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全面提高企业各类产品的质量水平,以高品质、高质量塑造竞争力。近年来,公司先后获得首届中国质量奖提名奖、国家级出口切削机床质量安全示范区、中国机械工业质量奖、辽宁省省长质量奖、沈阳市市长质量奖、全国质量先进单位、全国实施卓越绩效模式先进企业、全国用户满意企业等质量荣誉。4.覆盖全国的营销队伍和渠道资源优势公司经过多年的市场耕耘,拥有一支专业的营销服务团队,形成了覆盖中国工业各个细分市场的营销渠道,覆盖庞大的客户群体,包括国防军工、轨道交通、航天航空、工程机械和汽车多个领域。在主要城市设立主渠道, 具有为客户提供销售、售后、技术支持一体服务的综合能力。5.成熟的人才培养机制公司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通过各类专项培养计划和双通道的职业发展方式,培养出具备交叉学科研究能力的研发团队;通过对生产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系统性、阶梯式、专业化的培训,培养出具备专业化能力的高素质生产团队;通过内部人才培养与外部人才引进,打造出一支稳定、卓越、高效的管理团队。这些团队能够支撑公司顺应行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谋定和实现公司更高水平的经营发展。6.优秀的企业文化公司将“以科技进步和品质服务引领美好生活”作为使命,专注于“成为引领技术发展的世界一流高端机床装备企业”的发展愿景。公司践行“诚信、包容、创新、实干、卓越、共赢”的核心价值观,聚焦主责主业,持续提高竞争力,以服务国家战略、实现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打造“自驱型”发展企业。四、主营业务分析1、概述2022年是“十四五”承前启后的一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是扭亏脱困的决胜之年。2022年公司经营规模保持稳定,并实现扭亏为盈。这一年,公司在强化研发创新、提高市场份额、提升产品质量、打造精益体系、深化企业改革等方面有了长足进步,经营质量和品牌形象大幅提升,全年的改革经营工作取得了多项突破性亮点,圆满完成定向增发,资本结构大幅改善。一年来公司上下一心,围绕总体工作思路凝聚战略共识,通过抓机遇、解难题、抢合同,凭着干劲、闯劲、韧劲稳住了经营大局,坚定的推动“十四五”规划落实落地。(1)2022年度主要经营指标完成情况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16.7亿元,同比持平,确保经营规模保持稳定;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0.26亿元。(2)2022年度重点工作总结1)坚持“战略统领”,发展路径更加清晰一是战略解码“十四五”规划。以“2022年战略解码暨文化领跑、业财融合战术研讨会”为平台,将战略规划落实到战术层面;组织经营单位和职能部门详细制定子规划,精准定位主赛道,确保战略落地。二是加强运营管理的系统化和标准化。建立经营管理报告体系,聚焦财务指标推进业财融合,经营管理水平明显提升。三是以战略规划目标为导向,按任期制契约化管理要求,持续强化考核指挥棒作用。2)贯彻“技术为要”,产品竞争能力显著增强一是落实产品战略解码。2022年完成5个系列26款主营产品研发,从性能、质量、成本方面多维度全方位打磨精品,打造拳头产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已形成摩擦焊专机、副车架五轴立加、球笼倒立车、扭力梁双面铣等一系列专业化解决方案,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为公司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二是加强科技研发,科研项目屡获奖项。全年按计划完成 40项科技项目,成功申报工信部高质量发展专项2项、辽宁省“揭榜挂帅”项目1项,获得辽宁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金砖国家工业创新大赛优秀奖1项。全年获得授权专利55件,其中发明专利4件;新增软件著作权1件。三是提升产品制造工艺水平。对标行业先进,围绕产品制造全生命周期的关键能力,在关键技术上形成突破,制定 10余项工艺标准。四是大力推进技改项目。推进“铸造及加工能力改进”等10个技术改造项目,改造升级铸件、主轴、立加、经济型数控车制造能力。3)做实“质量为王”,产品质量水平明显提升一是多措并举持续推进产品质量提升。以“质量星期六”“质量三榜”形成组合拳,培育“出质量问题就是砸企业饭碗”的质量文化氛围,质量意识深入人心,一次交检合格率锁定在 100%。二是积极开展QC小组活动。共获得8个省级荣誉、1个国家级荣誉。4)落实“合同为首”,市场品牌影响力得以重塑一是“请进来,走出去”倾力抓推广。参加国内重点展会9场、开展开放日12期、完成宣传视频32条,渠道活力和信心显著增强。二是抓住新能源汽车等重点领域机遇,强化行业聚焦、客户聚焦、产品聚焦。电池极柱摩擦焊已实现进口替代,被龙头客户多次追加订单,成功开发多家上市公司客户。三是千方百计拓市场、稳规模、优结构。持续跟踪重点客户,在稳定总体规模的同时,项目型产品收入占比大幅提升。四是增值服务多轮驱动、多点探索。全方位、多主体探索了搬迁、维修、改制等增值服务业务,存量客户粘性得到进一步增强,客户满意度持续提升。5)践行“落地为大”,经营管理能力显著提升一是推出交付手册,保证合同按期交付,货期的竞争力明显增强。二是推进精益改善,培育精益文化。开展“精益星期五”活动,主要经营单位制造费用下降。三是持续推进集中采购。节约采购成本,供应链的韧性显著增强。四是全面提升供应链管理水平。对供应商进行综合考评,15家供应商因质量问题被淘汰、75家纳入黑名单,汇聚优秀“同路人”的理念得到进一步贯彻。6)夯实“发展基础”,激发高质量发展动能一是坚持目标导向,不断深化改革。全面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61项工作,落实国企党建,建齐配强董事会成员,进一步规范下属子企业董事会建设,改革取得明显成效。二是及时优化和持续精简组织机构。通过整合和拆分职能机构由13个优化至12个,机构设置更精简、权责分配更合理、专业化管控更精准。三是持续扎实推进管理制度化。开展了制度宣贯、执行检查、基层指导等一系列活动,有效保障经营管理活动管控到位。四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系统化、精细化不断提高。进一步优化人力结构,持续深化工资总额管控和薪酬分配改革,市场化的薪酬机制已经得到有效建立。五是以数字化建设为企业经营赋能。PLM、ERP、CRM、全面预算管理BPC系统试点上线,装配车间试点应用 MES系统,初步实现了产品研发、经营管理、销售服务、车间管理信息的规范统一。五、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一)公司面临的主要风险1.宏观经济波动风险目前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国际贸易格局、外汇市场及资本市场等如发生不利变化或调整,都将可能对公司生产经营环境产生不利影响,进而影响公司的业绩表现。2.行业竞争加剧风险公司是国内机床产品的重要生产商之一。虽然公司在生产技术工艺、销售布局、产品质量等方面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但随着行业的发展以及国际品牌的不断本土化,行业内品牌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如果公司不能保持技术、品牌和产品品类等优势,不能及时强化设计研发能力、生产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将可能面临在市场竞争更中处于劣势的风险,进而对业绩增长产生不利影响。3.技术开发和新产品产业化风险公司所处产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技术的更新迭代速度较快,科技成果产业化要求较高。在技术选择上,受到国家产业、行业政策变动影响,不同技术路径的发展有某种程度上的不可确定性,因此公司在技术开发和新产品的产业化过程中将面临一定风险。如果公司未能准确把握市场切入点,将研发成果及时转化市场产品,可能会降低研发投入回报率,影响公司经营质量。4.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公司生产使用的主要原材料为铸件、机械零部件、电气及电子元器件等。直接材料占主营业务成本比重较高,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对公司成本的影响较大。上述原材料价格存在一定波动风险,未来主要原材料价格若出现短期内大幅上涨,将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二)2023年工作计划1.牢牢把握产品力,立足五类产品,磨精品、拓高端、强工艺,持续优化产品竞争能力一是持续打磨主营精品,提升服务一般工业动态盘的能力。对标竞品从成本、细节、制造标准、行业适应性等维度将VMC850Q、VMC850H、DTC500、iT35L、T5.2-500Q、新卧加打造成拳头产品,并逐步由单机向自动化和成套成线转变。同时测试伺服刀库、静压主轴、电动卡盘等部件,为下一代产品做准备。二是加大四类高端产品研发力度,提升服务国家战略基本盘的能力。以“1025专项”为契机,研发高精度卧车T5.2-500p和高性能立式五轴VMU63p,解决两类机床卡脖子问题;加快推进立加VMC1100P和卧加HMC63P的研发进度,补齐重点行业高端产品短板。三是瞄准新能源利基市场,加快行业产品研制进度。以电池托盘、副车架、电池极柱等关键零件为切入点,开展电池托盘搅拌摩擦焊、固定倾角恒压力焊接等工艺技术的研究及攻关。提供搅拌摩擦焊、龙门钻攻、双面五轴立加等专业、高效的成套解决方案,全面突破龙头客户,打造新能源汽车行业新的增长点。四是聚焦核心功能部件和基础件,加大研发力度实现自主可控。加快推进卧车机械主轴、电主轴、转台、一体化刀架等12款功能部件的批量应用,储备卧加电主轴、立加电主轴等核心功能部件关键技术;银丰铸造重点在高精度、高强度、大尺寸、低应力铸件的关键制造技术方面开展立项攻关。2.全力以赴抢市场,以客户为中心,强意识、塑品牌、固渠道,持续提升公司经营规模一是强化以客户为中心的全员营销意识。深化“1+N”营销模式,开展“营销体系提升年”活动,精准聚焦市场需求,饱和攻击打造单品爆款。二是加强交互推广宣传力度,重塑品牌形象。参加重点展会15个,举办开放日20期,加强宣传的推送频度、内容丰度、覆盖程度。三是强化渠道管理能力,进一步“扩量提质”。将合作渠道数量扩充到200家,通过“开放日”提升渠道的业务和服务能力,通过激励政策强化渠道忠诚度。四是持续提升服务质量和能力,提高复购率。优化服务体验,促进客户复购率升至50%以上。五是打通海外通道,重建外销能力。聚焦俄罗斯、东南亚等重点区域,实现海外市场合同翻一番。3.持之以恒提质量,优化体系运行,盯结果、抓过程、强管控,持续提高实物质量水平一是全面营造“零缺陷”质量文化。以客户的外部视角,推进“质量强化年”活动,倾听客户声音,开展服务质量提升行动。二是全面夯实质量管理体系。持续开展体系内审,推动质量体系从符合性向有效性转变,以整改成果推动经营质量提升。三是持之以恒强化过程质量管控和供应商质量管控,全面进入外部故障率“零时代”。四是全面强化质量成本管理,以质量出效益。4.系统扎实推精益,强化业财融合,调资源、控费用、降成本,持续提升管理精细水平一是全面推进精益管理,降低制造费用,提高生产“六效”。坚持突破性项目改善、日常改善和系统性改善相结合,细分指标和核算单元,以班组建设为基础,以“精益星期五”为抓手,推进“三个工程”“九个专项”。二是扎实推进供应链提质提效,降低直材成本。合格供应商优化至200家以内,压缩采购周期减少原材料占用。优化采购体系业务,提升人均采购额度,进一步提升采购效率,提升关键零件自主配套能力。三是全面加强财务管控精细度,推进业财融合、服务公司价值创造。融入“全成本”理念,从财务控本向业务降本转变,细化机床和铸件的成本期量标准,全面加强成本管控,保障公司毛利水平。四是做深做实标杆管理,与精益管理一体化推进。做好内部最佳实践的发现和推广,让身边的榜样发挥更大带动作用。五是优化信息系统。加强PLM、ERP、CRM、MES贯通和集成,优化SAP系统的应用,促进“信息上行、经营提效”。5.深化市场化改革,赋能经营发展,减包袱、健体魄、抓考核,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一是深化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进一步降低管辅占比,推进不在岗人员分流安置和非必要劳务用工退出。二是加强高素质专业化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干部梯队建设和胜任力提升,引导技术骨干和技能骨干向市场端流动。三是系统加强市场化的考核激励机制建设。加强实施股权激励等中长期激励措施的筹备工作,并适时开展。6.筑牢底板防风险,提升风险意识,强风控、抓安全、排隐患,守住风险安全环保底线一是加强业务工作与风控管理、信用体系的深度融合。持续开展风险监测、完善信用管理体系,加强客商资信风险监测,实现全流程信用管控。聚焦重点审计领域,发挥内审监督作用。二是全面推进法治央企建设,强化合规管理。制定反商业贿赂、环境保护、劳动用工等重点领域合规指引。健全法治工作体系,组织开展系列法律合规培训,培育合规文化。三是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和人员能力建设,落实安全环保“重点监控指标”。实现重点部位安全风险告知100%覆盖;实现生产现场安全标识100%统一;杜绝重伤及以上事故,轻伤事故控制在规定区间内。四是加强污染防治及低碳减排。推进水性漆改造项目,减少挥发性有机物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