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03:31今年1至7月,广州已完成治理的147条城市黑臭水体持续保持不黑不臭;住建部发布的全国38条治水经验中,广州被收录14条,数量全国第一……8月17日,“高质量发展·看生态环境”新闻发布会带来多条可喜消息。
水环境的改善直接影响市民的幸福感,广州河涌如何保持“水清岸绿”?会上,广州市水务局副局长李明介绍了近年广州在深化河湖长制、引导公众参与治水、建立问题预警机制等方面工作的最新进展。
他表示,为深化河湖长制,市水务局制订《广州市河湖长制监督检查办法》,修订《广州市河长制工作有奖举报办法》,印发《关于建立健全城市黑臭水体治理长效机制工作方案》,将各级河长履职情况纳入日常监督内容,对工作不力的相关单位和个人严肃追究责任。
同时,引导公众参与治水,鼓励群众监督举报违法排水排污行为,组织全市1万多名民间河长巡河护河,建设11个治水志愿者驿站,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治水格局。
此外,通过建立河涌问题预警机制,开展问题河涌精准督导检查,对水质风险提前化解。“以问题导向压实基层河长履职,充分发挥区级河长‘关键少数’作用,从源头消除污染源,推动实现河湖长制久清。”李明说。
为巩固提升“147条城市水体持续保持不黑不臭”的治水成效,市水务局一方面坚持攻坚重点难点,另一方面强化排水监管。例如,番禺区治水三年攻坚项目共79宗,其中22宗非工程项目正在持续推进,57宗工程项目已完工9宗。二沙涌水质2023年以来均达到Ⅳ类标准,实现明显改观。
目前,广州全市污水处理能力达810.03万吨/日,443条合流渠箱已完成358条清污分流改造,让“污水入厂、清水入河”,实现污涝同治。排水单元达标比例达90.45%,拆除涉水违建约31.17万平方米。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方晴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王燕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王燕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苏琬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