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的发展史上走过了哪些“歪路”?萨沙问答第209集

萨沙讲史堂   2023-08-15 05:00:41

作者:萨沙


【资料图】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坦克的发展史上走过了哪些“歪路”?萨沙问答第209集

走的弯路可真不少,我们一个个来看。

第一,复杂结构的陆地巡洋舰。

英国最早的坦克Mark I 坦克,就属于结构复杂的陆地巡洋舰。

这种坦克的特点,是底盘与上部车身结合为一体,成为一个巨大的菱形结构。它配合相当长的履带,整个坦克本质上就是一个履带车轮,可以越过壕沟。

这个设计在当年来说很不错,后来就发现有很多问题,比如没有炮塔、整体结构不合理。

当时报纸一针见血的指出陆地巡洋舰坦克的缺陷:Mark I坦克的操控十分困难,转弯是依靠控制左右两边履带的速度。坦克乘员共有8人,指挥官与驾驶各一人纵列并坐于坦克前部,指挥官与驾驶都负责操控坦克,坦克后部还有2人要分别站着操作左右各一个的2段变速传动箱,也就是说操控一辆Mark I 坦克的运动,就需要4个人。

因车内非常嘈吵,前方及后方的乘员会先用扳手大力敲打引擎盒引起对方注意,再用手势去沟通。因为没有炮塔,坦克只能装备2门火炮和高达4挺机枪,以避免出现火力死角。于是,坦克内其余的四名成员就是炮手以及装填手,装填手与齿轮员还要兼当机枪手。

陆地巡洋舰类型坦克的设计过于复杂,还不合理,被实战证明是不实用的。

相反,稍后诞生的法制雷诺FT-17坦克,主要结构同今天坦克区别不大。它有一个可以360度旋转的炮塔,可以无死角环形射击,就不需要那么多装备火炮和机枪,也不需要大量的坦克成员来操纵。

至于FT-17的坦克车体类似于拖拉机,长度不过5米,不再是马克I型坦克那样惊人的10米。

雷诺FT-17坦克成为后来的坦克之母,而陆地巡洋舰Mark I 坦克则被淘汰。

第二,多炮塔坦克的消亡。

直到二战中期,多炮塔坦克还是存在的,几个列强都装备着多炮塔坦克。

这主要是当年坦克炮塔较小,往往安装不了大型火炮。以雷诺FT-17坦克为例,它的火炮不过37毫米,一些型号甚至废弃火炮只装备机枪。

二战初期,各国主力坦克都是轻型坦克。日军的89式中型坦克仅有13吨,按照后来的标准是地道的轻型坦克。

而德国三号中型坦克,也不过19吨的重量。

由于体积较小,炮塔较小,这两种坦克都是安装37毫米火炮。

37毫米的火炮口径太小,难以摧毁比较坚固的工事,也不容易发射威力强大的杀伤榴弹。

这种情况下,各国才被迫搞出了多炮塔坦克。

而多炮塔坦克的特点是,炮塔不需要大幅度旋转,也就不需要炮塔有多大的体积,可以安装大口径长身管火炮。

然而,包括美制M3格兰特李中型坦克在内的多炮塔坦克,很快出现巨大问题。

以M3坦克为例,它的多炮塔并不实用。正面炮塔装备1门威力强大的75毫米火炮,然而该炮受到中央37毫米主炮塔的限制,仅能自行转动很小的角度。换句话说,只有M3坦克正面对着敌人,75毫米火炮才能开火。如果敌人在侧后方,就必须先让坦克进行转动,然后75火炮才能设法瞄准敌军坦克。

显然,这种反应速度太慢,根本无法和敌人同类坦克正面对抗。

随着坦克技术的发展,大型炮塔也可以采用迅速转动,多炮塔坦克也就没有任何必要,二战中后期就消失了。

第三,骑兵坦克的消亡。

骑兵坦克是一种几乎没有防护能力,攻击力也很弱的坦克。

当时研发骑兵坦克,主要就是准备取代传统的骑兵部队,执行战场侦察、掩护、迂回、巡逻、偷袭等次要任务。

如英国的Mk.VI轻型坦克,重量只有5吨,正面装甲10毫米左右,武器为1挺大口径机枪,都非常弱。

它的机动性不错,可以用60公里时速航行200多公里。

骑兵坦克的最大问题在于,过于忽视了火力和机动性,导致实战的意义有限。以Mk.VI轻型坦克为例,英国人制造了1000多年,事实证明实战能力很差。随着反坦克武器的发展,只装备机枪的Mk.VI被证明连步兵也对付不了,更别说敌人的装甲部队。

诺曼底战役中,英国使用了300辆Mk.VI,面对德军迅速损失了200多辆,几乎全军覆没。

更重要的是,随着坦克技术的发展,性能更为均衡的轻型坦克大量诞生。以二战美军的M5轻型坦克为例,机动性相当优秀,装备1门37毫米火炮,装甲最厚处为65毫米。虽然坦克重量增加到15吨,但各方面性能均强于传统的骑兵坦克。

那么,只会高速驰骋的骑兵坦克被淘汰也就是必然。

第四,步兵坦克的消亡。

步兵坦克消亡的原因,同骑兵坦克大同小异。

在二战时期,步兵坦克很常见,尤其英法两国造了很多。

如强悍的英国丘吉尔步兵坦克,具有强大的攻击力和防御力,但机动性奇差,只要求和步兵行军速度相同。

丘吉尔步兵坦克重达38吨,装备57毫米或者75毫米火炮,正面装甲厚达101毫米到152毫米,连德军75毫米甚至88毫米反坦克炮都难以击穿。

火力和防御如此强悍,丘吉尔步兵坦克机动性却奇烂无比。它的最大公路时速仅有25公里,越野时速只有13公里。

为什么会这样?这是一种落后的坦克设计理念,将坦克作为一种掩护步兵的自行火炮使用。设计之初,只要求坦克的行驶速度比步兵行军略快,而忽视了坦克最重要的机动性。

二战则告诉我们,坦克最为重要的性能就是机动性,从而占据战场的主动权。闪电战的核心内容,就是依靠坦克机动性强于步兵的优势。

所以到了二战后期,即便是重型坦克也要考虑到机动性。

以机动性不佳闻名的56吨德国虎式坦克,公路时速为38公里,越野时速为21公里,同步兵坦克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历史上,还有不少坦克的设计走了弯路,比如圆形坦克、超重坦克、激光坦克等等。篇幅所限,萨沙也就不多说了。

声明:

本文参考

图片来自网络的百度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