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天然气涨价后网约车加气不执行出租车标准遭质疑

腾讯网   2023-08-11 07:57:04

8月8日,宝鸡市发改委发文称,今年4月以来,天然气上游门站价格出现较大幅度上涨,为保障天然气安全稳定供应,疏导天然气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按照中、省相关价格政策和宝鸡市市区管道天然气上下游价格联动机制有关规定,联动调整市区非居民用管道天然气终端销售价格。非居民用气终端销售价格调整为每立方米3.03元;车用压缩天然气最高销售价格调整为每立方米3.90元。其中,公交车、出租车用气最高销售价格调整为每立方米3.32元。网约车算不算出租车?以前购买的天气是否补差价?

天然气涨价

餐饮店被要求补差价


(相关资料图)

家住宝鸡的王先生开了一家餐馆,8月9日,他告诉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当天有自称是天然气公司的工作人员到饭店,查清他家的天然气表内还存有300立方气后表示,现在非居民用气终端销售价格调整为每立方米3.03元,当初购买时是每立方米2.23元,要把这个差价补上。

王先生表示,这些天然气是他以前购买的,现在要求补差价,感觉很不合理。以前购买天然气时还有这种情况,就是买的时候贵,后来降价了,怎么就没见到天然气公司上门把这差价给退了呢?

类似王先生这种情况,其所在街道的餐饮店都予以证实,称收到自称天然气公司工作人员上门清表,要求补差价,大家感到非常不合理。

网约车加气按民用车收费

8月9日,宝鸡网约车司机李先生说,他是在群里得知有一份宝鸡市发改委《关于联动调整我市市区非居民用管道天然气终端销售价格的通知》的。《通知》称,今年4月以来,天然气上游门站价格出现较大幅度上涨,为保障天然气安全稳定供应,疏导天然气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按照中、省相关价格政策和宝鸡市市区管道天然气上下游价格联动机制有关规定,经市政府同意,现就联动调整市区非居民用管道天然气终端销售价格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天然气终端销售价格

1.执行居民气价的非居民用户(学校、幼儿园、养老福利托育服务机构、城镇社区居委会服务设施等生活用气)终端销售价格调整为每立方米2.19元;

2.非居民用气终端销售价格调整为每立方米3.03元;

3.车用压缩天然气最高销售价格调整为每立方米3.90元。其中,公交车、出租车用气最高销售价格调整为每立方米3.32元。

二、执行时间:2023年8月9日至2023年10月31日。

从2023年11月1日起,在未明确2023-2024年冬供暖期间天然气终端销售价格之前,仍按上述规定执行。

该文件要求,燃气经营企业要严格执行天然气价格政策,认真做好明码标价、信息公开和宣传解释工作。对车用天然气涉及公共交通(公交车、出租车)等用气,各燃气经营企业要优先足额保障供应。如遇国家或我省天然气价格政策发生变化,从其规定执行。《通知》落款时间是2023年8月8日。

但是宝鸡市区内加气站针对网约车不执行这个标准,加气按民用车收费执行每立方米3.9元。

市民:网约车到底算不算出租车?

李先生说,按照国家相关政策,“出租车”指的是行驶证和营运车显示:巡游出租车和网约车两种车,没有单纯“出租车”三个字。他到中燃加气站时,工作人员称对有顶灯算出租车,执行每立方米3.32元,网约车跟民用车一样,执行每立方米3.9元。

网约车司机张先生说宝鸡天然气涨价,不能区别对待。他跟加气站工作人员理论,工作人员称,他们只是执行,没有改变的权利,如果感到不合理,可以向他们上级反映。

8月10日,网约车司机刘师傅称,他们的运输证以及驾驶员资格证都办理了,成了营运车辆,保险买的也和出租车一样。为什么加气站不承认是出租车?网约车,到底属不属于出租车?

官方回应:网约车不算出租车

8月10日,记者联系宝鸡市发改委价格管理科,该科负责人介绍,他们接到以上类似情况反映,也专门开会研究,进行了相关的解释。

针对网约车师傅提出的他们营运车辆算不算出租车,是否享受这次调价优惠政策,该负责人回应称,网约车不算出租车,跟社会车辆加气同等价格每立方米3.9元。

该负责人称,网约车不是出租车基于两点,1.网约车的价格是市场调解价,而巡游出租车,属于政府定价。2.网约车价格是自行定价,是适应市场的一种行为,而出租车定价依据政府相关部门定价目录。国家对保民生这方面有要求,像公交车、出租车用气最高销售价格调整为每立方米3.32元,网约车不属于政府定价的出租车,就不能享受这个政策

天然气公司要求补差价

不能只补不退

针对以前购买的非居民天气是否补差价的问题,宝鸡市发改委价格管理科负责人称,从价格来讲,从8月9日文件实施时间起,执行新的销售价格。以前余留的天然气是否补差价的问题,该负责人称,这就看当初购买天然气时双方合同约定。天然气价格低的时候购买,应该补差价,天然气价格高的时候购买,低的时候就该退差价,不能只要求补差价,不退差价。如果发现只补不退,消费者可向相关部门反映或投诉。

该负责人介绍,目前针对反映出来的问题,对于没有价格政策依据的违法、违规行为,相关部门将加大检查力度。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魏光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