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最近几年疫情下“口罩”因素影响,青少年变得更加“宅”,惯于虚拟社交。
(相关资料图)
“社会转型过程加速导致青少年群体焦虑感增加,加上受网络舆情、多元信息影响,青少年群体社会情绪与心理形成了矛盾与冲突。”上海市儿童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杨雄27日表示,从反向而言,青少年群体尚缺乏有效的社交支持,承压能力在下降,对手机、互联网依赖度又习惯性增强。
这位上海社科院社会学所研究员在华东师大透露,其团队《当前青少年社会心态与心理健康状况及对策》研究成果,综合多项调查显示,当代青少年群体社会与情感能力存在“社交圈子窄、情绪管理和沟通交往能力欠缺、感到孤独和无助”等心理问题。
【非认知能力不能偏颇】
大多数家长关注孩子学业,但“情商不会影响智商”吗?事实上,社会情绪能力属于“大情商”,在更大范畴内包括:自我觉察和表达、情绪和行为调节、社交主动性、他人意识、社交问题解决、集体和规则意识等。
作为教育部家庭教育指导专委会秘书长,北京师范大学儿童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边玉芳教授,今天在“青少年社会与情感能力培养家校合作论坛”上表示,大量研究证实社会情绪能力对个体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能够预测个体的学业成功,对个体的学业情绪和态度、学校态度等也有积极作用。她说,个体早期的社会情绪能力对其未来长期发展也具有重要作用,“早期具有较强社会情绪能力的个体,在成年后更容易取得学业和人际成功。”
因此,“认知能力与非认知能力哪个领域的发展更重要”并不难解答。边玉芳认为,无论对于个体一生发展还是对社会发展来说,这两个领域的能力发展都特别重要,不能偏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2030行动框架》就明确,教育需要关注认知能力培养,更要关注社会情绪能力,“一个人的发展、成功和幸福,是认知能力、社会与情感能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增强青少年“鲁棒性”】
针对青少年群体社会压力与心理焦虑,杨雄研究员提出,培养青少年“钝感力”,增强青少年“鲁棒性”。
“钝感力”一词系日本作家渡边淳一发明,按照作家自己的解释,“钝感力”可直译为“迟钝的力量”,即从容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伤痛,坚定地朝着自己的方向前进。钝感力强的人,可以更加客观看待问题,不被情结左右,不为小事操心,对于不顺心不顺意的事情不再敏感,从而更好地判断事物本质。对于青少年,杨雄建议,凡事不要过于敏感,学会放下过去的情绪,不被过去所困扰,更好地把握现在和未来。
而“鲁棒性(robustness)”是科学名词的音译,也叫强健性、弹性力,一般用来描述某个系统的稳定性。当遇到某种干扰时,其性能仍然可以保持比较稳定。比如在农作物品种改良时,“鲁棒性”便是重要指标。有些小麦抗病虫害、抗倒伏特性强,表明其在外界不确定性因素干扰时,系统能保持其结构和功能稳定,对环境有较强的自适应性,也就是说鲁棒性比较强。
在现实中,鲁棒性强的孩子“压不垮、打不倒”,往往生活适应能力强,学习效率高。杨雄认为锻炼“鲁棒性”需要练习,比如父母可借鉴农民培育新品种的方法,故意打破常规,如更换一些日程和内容安排。
“身处充满不确定性的社会,适当打破常规的活动是一种很好的心理应对训练,可以促进一些思维较刻板的儿童适应变化。”杨雄说,改变规则之初,孩子可能感觉不舒服、不习惯,但尝试后或许会发现“游戏变得更有变化,更富挑战性也更好玩,就能愉快地适应新规则。”
【“乐商”是可培养的能力】
当下,智商、情商之外,不少人还重视财商等知识技能型商数,而杨雄提出一个更新的“商”——“乐商”,帮助青少年习得”幸福感”,让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在他眼中,相当一部分青少年不懂得“快乐”。“乐商”是快乐能力的一种通俗表达,是积极心理学发展至新阶段提出的一个新概念。他认为,其实,快乐不仅是一种主观感受状态,更是一种可培养的能力。这种“乐商”,正是人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能力。
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委会副理事长吴重涵教授讲解嵌套结构的现代家庭教育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了解到,此次由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联合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教所主办的论坛聚焦“家校合作”,也就是说青少年社会与情感能力培养受到家庭与学校甚至社会的协同作用影响。
具体而言,边玉芳教授看重“家师合作”。譬如,支持型的家师合作中,当家长与教师的教育观念和行为一致时,能够给儿童提供一致的信息,在家庭和学校为儿童创设一致的环境,有利于增强其社会情绪能力,如共情、协作、注意力等。
而破坏型的家师合作中,家长与教师的教育观念和行为不一致,可能会给儿童提供不一致的行为规范标准,不利于儿童情绪和行为调节能力的发展。
本文作者:徐瑞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