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陇有个金山村

南充新闻网   2023-03-27 11:10:35

马鞍镇金山村现代粮油产业园

随着马鞍镇金山村的油菜花渐次凋谢,青嫩的油菜角长势喜人。该村党总支书记代云东不由感叹:“两年前,眼前还是一片撂荒地,如今,开出了‘致富花’,结出了‘金角角’。”

近年来,金山村整治撂荒土地、建设高标准农田,引入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现代粮油产业,致力于群众增收、村集体创收,走出了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现代农业发展新路子。


(相关资料图)

争取项目建成3000亩高标准农田

金山村位于仪陇县马鞍镇东南部,共1065户、3250人。前些年,金山村大部分青壮年外出务工,劳动力缺乏,又因农业生产成本高、效益低,4000多亩的土地撂荒了一大半。代云东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如何才能把土地资源盘活,让一方水土致富一方百姓?

2021年初,仪陇县要在立山、马鞍、柳垭片区试点建设高标准农田样本工程。代云东认为,这是一次难得的机遇,要全力争取到项目。当调研组到金山村实地考察时,他满怀信心、勇表决心,从交通优势、地理条件、群众基础等方面作了详实汇报。经过调研组的反复论证比较,最终决定项目落地金山村。

村里的劳动力全部参与务工。除杂、土地调型、开挖沟渠……历时半年,3000多亩的高标准农田建成,还配套建设了产业便道、蓄水池、山坪塘、提灌站。

“田成方、地成块、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建成后,村容村貌变美了,耕作实现机械化,粮食稳产增收更加有保障。”代云东说,为了管护好农田,他任村级“田长”,各组组长当网格巡逻员,常态化开展巡田,严格落实“田长制”,守护好耕地。

合作共建多种模式助农增收

“今年的1900亩油菜,预计产量达28.5万公斤,真是三月好风景、四月好收成。”站立村口,代云东举目远望,平畴沃野黄绿相间,生机盎然。

高标准农田建成后,谁来种?种什么?在代云东看来,农户自主经营,存在再次撂荒的风险,也不利于发展乡村旅游,要产生可持续的效益,就要走现代农业之路,引入农业社会化服务。

仪陇县坚持“政府主导、市场主体、国企主力、业主主营、粮油主业、服务主线、农机主攻”的基本原则,按照“1+ 6+N”县域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总体规划,初步建成了县级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及新政、马鞍、金城分中心,围绕“耕种防收烘储运加销”9个重点环节,可为农户及其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经营性社会化服务。

金山村与德懋农投公司合作共建,“公司+村集体+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应运而生。德懋农投公司统一流转土地、统一作物品种、统一技术管理、统一市场营销。“去年,德懋农投公司订单种植优质水稻、品种高粱,同时,套种玉米、大豆等农作物,发展稻鱼共生,村民参与田间管理,相比散户种植,每户增加收入约2000元。”代云东介绍,有种植意愿的农户,也可以从德懋农投公司建设好的高标准农田中返租倒包。

今年3月,油菜花盛开期,金山村首次举办了菜花节,吸引数千名游客观光旅游,让金山村声名远播。代云东告诉记者,金山村将进一步开发观光旅游,完善采摘、休闲、垂钓、民宿、农家乐等乡村旅游业态。

农旅融合描绘乡村振兴画卷

挖窝、播种、覆土,与黄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今年75岁的村民代云映干起活来手脚麻利,一会儿工夫,就种完一行大豆。休息间,老代与记者聊起家常:“自从建起了现代农业产业园,我是忙时有活干,闲时心情好。”他初步算了一笔收入账:土地流转费2400元,地力补贴700元,集体分红100元,一年务工收入约1万元,今年总收入超过1.3万元。

在金山村,像老代一样在产业园务工的村民近200人,人均年增收3000余元。

“农作物四季有收成,让企业赢利、群众致富、村集体增收,真正实现了‘沃土生金’。”代云东说,高标准农田的土地所有权归属村集体,这让村集体经济收入大大增加,一年接近20万元。

目前,金山村400亩稻鱼综合种养鱼塘项目、村级电商运营平台正在快速建设中。届时,本村优质粮油种植示范区内培育出的黄花、稻花鱼、虾、特级面麦等特色农产品可以直接从金山村销往全国各地。

谈到未来,代云东表示,将把高标准农田产业奠定的基础优势利用好,坚持农旅融合、因地制宜,团结带领村民用勤劳的双手去描绘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画卷。

唐嗣忠/图 仪陇记者站 马永红/文